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关于地下工程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6-06-11浏览次数:180

讲座题目

关于地下工程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几点认识

讲 座 人

李苍松

讲座人

职称、职务

 教授级高工

副总工

主持人

吴波

讲座类型

R自然科学

讲座对象

全校师生

举办时间

6月12日(周日)

上午9:00

□社会科学

举办地点

思源楼6楼会议室

李苍松,男,1971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获得者,四川省第十一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评标专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估专家库专家。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工作近20年。长期从事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及工程物探技术等研究工作,在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岩溶及地下水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10项,主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研究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及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生产项目多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研究1项-《岩溶隧道地下水化学动力学及分形特征研究》。研究成果获中铁总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二等奖2项,贵州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现任中国物理学会铁道分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物探专委会会员,国际环境与工程地质学会(IAEG)中国国家小组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四川省分会会员等,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和技术专题会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近40篇,EI收录3篇) ,参与编写《隧道工程地质与声波探测技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隧道工程岩体分级》、《岩体温度法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涌水预报》、《岩溶及地下水超前预报技术》等专著5部。

讲    座

主要内容

一、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二、信息化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三、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讲  座

意  义

从行业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信息化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及技术发展的现状,论述信息化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从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发展谈信息化技术,以此为基础上提出几点问题思考,为加强本专业基础研究、开拓科技创新思路、促进校企合作具有一定意义。

宣传部审核

国际交流处

(港澳台办公室)

审核

科研处审批

 

附件: 福建工程学院学术讲座申请书(李苍松)2016061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