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9浏览次数:54
讲座题目 | 峡圈的想象:新海洋文化中的港市愿景 | ||||
讲 座 人 | 罗时玮 | 讲座人 职称、职务 | 教授/院长 | 主持人 | 林从华院长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体师生 | 举办时间 | 2016.05.07 14:10―16:10 |
R社会科学 | |||||
举办地点 | 逸夫楼报告厅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学历:比利时鲁汶大学 建筑博士 比利时鲁汶大学 建筑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 土木研究所交通工程(乙)组 硕士 东海大学 建筑系学士 经历: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淡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讲师 中原大学建筑系兼任讲师 | ||||
讲 座 主要内容 | 神话故事中,阿拉丁无意间获得一支油灯,他擦拭油灯时,竟然出现一个巨人,声称是被禁锢在油灯里上千年的精灵,为了感谢阿拉丁把它从油灯里释放出来,它答应实现阿拉丁许下的三个愿望…… 台湾海峡从十三、四世纪以来即是相当繁忙的海域,当时福建泉州已是世界性通都大邑(为当时最大贸易港口),从中东、印度以及日本来的船只,都穿梭于台湾海峡,彼此互通有无或争夺利益。十五世纪西班牙与葡萄牙纵横世界大洋,建立跨海殖民帝国,葡船经过台湾海峡,即惊艳于宝岛台湾,而留下“福尔摩沙”美名。十九世纪中叶时,欧洲海权帝国主义已经席卷全球。英国取得香港作为殖民地后,唯一未被欧洲势力染指的东北亚地区备受威胁,而台湾海峡成为进入东北亚的必经航道,洋人商船跟着军舰逐渐登陆台湾扩张其海上贸易利益,台湾也就此被纳入现代世界的时间与空间,台湾海峡更成为兵家与商家必争之处。 一直到十九世纪最后第五年,中国满清政府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后日本限制台湾船只航行到大陆,也垄断台湾大陆间的贸易活动。战争结束后台湾光复后不久,1949年中国内战分裂,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海峡两岸再次进入分隔状态。 二十世纪末期,海峡两岸开始进入缓和局面,两岸之间的人流物流来往增加,投资活动也日渐蓬勃。被禁锢了一百年的台湾海峡活力精灵是否能将在新的全球布局中,因两岸解除战备、直接通航贸易,而重新获得开放?而重新开放的台湾海峡精灵若答应可实现两岸间许下的三个愿望,两岸间应该向它提出哪三个必然可以实现的愿望? | ||||
讲 座 意 义 | 1.促进本院学术风气; 2.提供本院师生理解在一个区域内有不同的特色,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福祉至关重要。我们深入了解这文化价值观和标准。不同的区域,就相当于不同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的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对个人福祉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