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研平台  校级平台

福建工程学院社会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8-09-26浏览次数:300

一、平台概述

社会法学研究中心依托于法学院,是法学院所属的研究基地,侧重于有关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慈善法、新技术与法律、社会法基本问题、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等社会法制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凝聚团队、集中研究力量关注和研究相关议题,带动和促进社会法学研究。

中心现有主要研究人员10人,其中正高3人,博士5人。中心主任谢天长教授主要关注于劳动法制及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官玉琴教授侧重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对养老服务法制的研究有独到的心得,熊建军教授侧重于新技术与法律制度的研究,在知识产权法制研究领域承担了大量的课题,取得显著的科研业绩,研究中心的董思远博士、王铀镱博士、陈文彬博士等人,在各自领域各有所长,能够很好地开展各种独立研究工作。

作为以建筑、材料、交通管理等工科学科见长的应用型高校,存在增加行业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应对智能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动力,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等的法律制度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符合学院的发展方向,是学院优势学科的延伸,是学科融合、交叉、拓展的具体体现。

二、主任介绍

谢天长,男,法学博士、教授,兼任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评估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秘书长。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厅级课题和横向课题若干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法商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东南学术》《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财经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等刊物发表论著50余篇,超过50万字;著有《功能视域下劳动法制完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2月版)、《治安行政执法:理念、制度与技术》(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12月版);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伦敦都市大学讲学,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访学半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本研究平台主要针对社会问题开展专门研究,特别是侧重于就业、社会保障、新技术等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一)就业法制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就业法律制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除了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尚付阙如外,在应对工作4.0即自动化、智能化背景下的工作岗位供给、就业环境变化、人员转岗、就业培训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在工作与休闲关系即劳动基准调整、劳动技能培训、失业保险等相关制度上深入研究,提出新的立法理念、制度方案和规范设计,以适应工作4.0背景下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扩大就业,合理分配利润,夯实民生基础。

(二)适老法制研究

老年化社会已经快步走来,但对于如何应对老年社会下的适老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对于如何适应老年社会到来所面临的技术、理念等准备不足,关键是法制准备不足,对于如何促进适老的社会公共设施、家庭准备、公共服务等缺乏刚性的法律约束机制,还需要法律予以更为直接的规定。

(三)新技术背景下社会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沙特已出现机器人公民,人工智能技术已对法律制度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很多现有学者论及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适用的影响、“人肉搜索”对社会的影响、电脑量刑对社会的影响、网络银行服务对洗钱犯罪的社会影响、交通事故人工智能处理系统对社会的影响等。可见,人工智能与社会法的交融日益密切和繁多,系交叉研究学科,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必要。

四、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功能视角的劳动法制完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2月版。

《治安行政执法:理念、制度和技术》,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12月版。

《劳动诉讼制度的理论解析及其前瞻》,《温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1期。

《论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的构件、制度手段与类型》,《社会法论丛》20177月。

《论劳动关系社会协调机制发展的基础、重点与难点》,《东方社会法评论》20165月。

《论“淫秽”认定中的法律困境及其突围》,《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法律对策》,《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论群体劳动争议的现实表现及治理对策》,《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CSSCI期刊。

《再就业视角的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源开发探讨》,《福建体育科技》2012年第5期。

《〈就业促进法〉检视下的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适用中的几个关系问题》,《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CSSCI期刊,《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

《公共部门劳动关系的法律环境及其调适》,《政法学刊》2011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法律阙如、政治正确与现实合理——对公安机关处理劳动纠纷的调查与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CSSCI期刊扩展版。

《闽西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考论》,《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9期,CSSCI期刊。

《居家养老与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之构建》,《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CSSCI期刊。

《董事长与公司有劳动关系吗?——从前董事长凤某因薪酬诉卧龙公司案谈起》,《中国劳动》2009年第7期,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

《关于法定代表人与公司有无劳动关系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期,CSSCI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劳动法的选择》,《中国劳动》2009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信访:纠纷过滤过程和压力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CSSCI期刊。

《构建老年人监护制度》,《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家庭中老年人精神性权益的法律保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论老年受教育权实现问题》,《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居家养老政策法规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解读夫妻抚养义务》,《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两岸诉讼离婚制度比较及大陆女性身份权益的保障》,《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论配偶的身份利益》,《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

《死者人格利益与亲属身份权益关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父母“管教权”掩盖下的家庭暴力——兼谈亲权制度完善》,《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夫妻独立人格权侵害之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亲属身份权的民法保护》,《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10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亲属身份法益损害赔偿制度探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亲属身份法益损害赔偿制度探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海峡两岸夫妻财产制度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该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妇女研究》全文转载2010年第3期。

《中国近代文化对两岸婚约制度影响——兼谈我国婚约制度的立法完善》,《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离婚妇女身份法益保护制度研究——基于男女平等制度考量》,《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涉台婚姻配偶身份利益保障之法律思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思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WTO成员方认可〈TRIPs协议修正案〉的法经济学分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一种新型知识产权:身份政事权研究》,《河北法学》2017年第3期。

《专利证券价值的选择与转移》,《河北法学》2014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载。

《美国药品专利产业激励政策新动向》,《商业时代》2014年第12期。

《知识产权影响全球食品安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第9期。

《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审查标准检视》,《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9期。

《俄罗斯知识产权文化与法律保护》,《欧亚经济》2014年第3期。

《印度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高效变迁》,《科技与法律》2012年第5期。

《紧急状态下国家自我保存权问题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论世界上知识产权规则的产生》,《科学经济社会》2014年第4期。

《〈TRIPs协议修正案〉的经济范畴困境》,《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五、在研的主要项目

教育部2016年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群体劳动争议的特点、趋势及法律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6YJA820020),经费10.0万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课题“淫秽色情出版物及相关信息认定研究”(课题编号:2015-18-1),经费8.0万元。

上海市公安局委托课题“上海市公安辅警制度管理办法(专家建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