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 | 《诗经》比喻实践对中国人审美观的深刻影响 | ||||
---|---|---|---|---|---|
主办单位 | 人文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讲座人 | 吴礼权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杨亿力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3-11-15 09:30 |
地点 | 南区演播厅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教授的再传弟子)。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迄今已在国内外各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中国语言哲学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修辞心理学》《现代汉语修辞学》《汉语名词铺排史》《政治修辞学》等20余部。另有《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中国辞格审美史》等合著9种。三十多岁即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史上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学术论著曾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7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专业类全国最高奖1项。2021年12月,学术专著《汉语名词铺排史》获中国语言学最高奖“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第19届最高奖)。 除了在中国语言哲学、修辞哲学、修辞心理学与笔记小说史等研究领域有开拓奠基的独到学术建树之外,在文学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学术界与读书界的高度评价。所著“说春秋道战国”系列长篇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冷月飘风:策士张仪》《镜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风:刺客荆轲》《道可道:智者老子》《化蝶飞:达者庄子》《王道梦》,自2011年开始陆续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出版社以繁简体两种版本在海峡两岸出版发行。文学评论界学者们一致认为,作者以一流学者的学术功底进行历史小说创作,达到了一般作家无法企及的高度。 | ||||
讲座 主要内容 |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都有的修辞现象。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汉语比喻史自然也是源远流长。《诗经》作为汉语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了很多先秦诗人创造的比喻修辞文本。学术界对《诗经》比喻的研究早就有了很多成果,但是有关《诗经》比喻修辞实践对于中国人审美观的深刻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事实上,《诗经》的比喻修辞实践不仅鲜明地表现出先秦诗人高度的创意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