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2浏览次数:22
讲座题目 | 艺术学科学术翻译技能与素养 | ||||
---|---|---|---|---|---|
主办单位 | 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讲座人 | 胡翠娥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蔡尚容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4-06-21 19:30 |
地点 | 线上会议:https://mp.weixin.qq.com/s/YLZft7TXsSv6PJJkmqSFDQ | ||||
讲 座 人 简 介 | 胡翠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在《哲学动态》《国际汉学》《中国比较文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翻译的“政治”——现代文坛的翻译论争与文学、文化论争》《西方文明》等著作,译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等译著。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获“上海市图书奖”“金翻译家奖”和《出版人》主办的“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获评中国译协“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
讲座 主要内容 | 本讲座将深入探讨艺术学科中学术翻译的核心技能与必要素养。首先,学术翻译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译者不仅需精通源语言与目标语言,还需熟悉两种语言在艺术领域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艺术学科的学术翻译尤其强调文化背景的理解,译者需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解不同文化中艺术表现形式和理念的差异。 其次,学术翻译需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译者在翻译前应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艺术学科的学术文本往往涉及复杂的理论和专业术语,译者需有能力在学术背景下理解和翻译这些内容,同时保持学术文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再者,译者还需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一种再创作。译者需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用目标语言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图,使译文既准确又具可读性。此外,译者需时刻关注学术动态和前沿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翻译工作的高水平和前瞻性。 最后,学术翻译还需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译者应保持严谨和诚信,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避免剽窃和误译。译者需注重细节,严格遵守翻译规范和格式要求,确保译文的质量和规范性。本讲座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术翻译从业者提升技能和素养,为推动艺术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