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4-11-15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
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徐斌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袁小云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1-20 09:00
地点行政楼八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




徐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制度哲学研究分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至上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研究”首席专家,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生教材重大项目主持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等11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报纸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百年大党的关键抉择》《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等13部。有关著作获中组部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中宣部重点出版物、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专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共同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15、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所指导的博士生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奖。
讲座
主要内容
主题: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简要介绍 19世纪30年代,德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但仍然受到封建主义的严重束缚。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人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 这些基本原理对新时代下进一步坚守人民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完整、准确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全面生产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生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等都是非常有益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这种把握方式,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共产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其基础就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正确把握,这种理想信念的体现,在于改变当下的社会现实,而非对未来社会的空谈或消极等待。《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和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科学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社会建立所需的前提条件,为我们既坚持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