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 | 数字技术对劳动用工的影响及其规制 | ||||
---|---|---|---|---|---|
主办单位 |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讲座人 | 冯喜良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梁开斌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03-10 18:30 |
地点 | 模拟法庭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冯喜良,社会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院长。长期从事劳动关系,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兼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会长、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分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咨询专家、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等。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各类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灵活用工—人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企业变革的内在动力—社会转型中的企业劳动关系分析》等8部学术著作和专业书籍,在英文、日文等国外期刊和《中国人口科学》、人民日报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 | ||||
讲座 主要内容 | 现代数字技术对我们的生产方式和劳动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劳动用工和劳动关系的持续变化不容小觑。如何规范劳动用工、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首先,数字技术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分工精细化。数字技术改变了劳动的空间、时间以及劳动方式,对传统生产业态和新生产业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劳动过程或劳动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为实现劳动力投入精细化提供了基础。 其次,劳动分工精细化带来了劳动用工灵活化,使灵活雇佣快速增加。用工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通过灵活雇佣方式来实现精准用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灵活雇佣则促成了劳动关系碎片化。 再次,灵活雇佣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灵活雇佣劳动者在社会保险(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劳动标准及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法律、政策制度等层面进行合理、有效规制,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