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基于界面择优态的本征位向关系

发布时间:2025-03-31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基于界面择优态的本征位向关系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福建理工大学晶界工程研究所
讲座人张文征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王卫国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04-02 09:00
地点教学实验楼433室(大会议室)




张文征,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毕业于在福州大学金相及热处理专业。198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加拿大McMaster大学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经分别在南京船用辅机厂金相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加拿大McMaster大学和Newfoundland纪念大学等处工作。1997年到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材料学院)任职。 研究领域包括固态相变、晶体间界面、材料组织形成理论。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目前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ASM/TMS相变委员会成员。曾是国际期刊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的编委。 张文征教授从事多种材料中固态相变晶体学和相界面结构及择优规律的研究,开拓了O点阵界面理论并发展了自成体系的相变晶体学研究方法,在解释沉淀相与基体之间复杂位向关系和沉淀相的择优界面、计算位错界面结构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有影响力的贡献。近些年的研究重点从对静态界面的理解转向在研究界面迁移,这包括相界面迁移的实时电镜研究和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构造实际界面,也开展了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和马氏体逆转变为奥氏体的界面迁移过程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1篇),Acta Mater(22篇),Scripta Mater(10篇)、金属学报(16篇)等期刊。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及国内外院校做学术报告,与学生们合著《相变晶体学基础与实践》(获2020年度科技部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高教出版社出版)。
讲座
主要内容
经固态相变得到的组织通常具有千姿百态的形貌,对给定成分的合金,工艺条件的改变会造成组织形貌改变,然而相同工艺条件得到的组织的晶体学特征是往往可重复的,说明相变晶体学服从特定法则。相变过程自然择优的界面是理解相变晶体学及组织形貌的切入点。晶体材料中两相间的位向关系是定量表征微观组织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已发展出多种位向关系描述方法,其中基于两相晶格矢量平行特征的描述体系应用最为广泛,但学界对平行矢量选取标准仍缺乏统一规范。针对固态相变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特征位向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描述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提出本征位向关系新概念,通过约束平行晶面与平行矢量的选择准则,建立其与低能界面结构特征的本质关联。该体系在定义位向关系的三维空间中界定微小范围,允许实际位向关系在此范围内进行微调以满足界面位错结构优化的需求。基于多种合金体系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相较于原有描述方法,本征位向关系描述更精准联系支配位向关系的界面结构。该描述体系不仅建立了位向关系表征结果与形成机制的物理关联,更提升了不同研究体系数据的可比性与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