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城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城乡问题研究
主办单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陈佐旗讲座人
职称
副高主持人姚雄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10-22 15:00
地点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逸夫楼A1-307




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夜光遥感与城市遥感等研究。近五年已在IEEE TGRS、ESSD、IJDE、Applied Geography、遥感学报等期刊发表(含录用)论文57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篇,总被引超6000次,h指数40(谷歌学术),7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其中1篇入选前0.1%热点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福建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近10项。担任遥感学报、Journal of Spatial Science编委以及IEEE JSTARS、Remote Sensing、Land等期刊客座编辑,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政务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连续三年(2023-2025)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州大学“旗山学者”等称号。
讲座
主要内容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需求牵引下,定量分析城市发展是否高效、城乡差异是否减小等城乡发展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议题。传统方法多依赖于统计数据,虽然精度高,但面临统计口径不一致、更新周期长、成本高、时空尺度固化等问题,导致无法开展长时序、大范围、精细化的工作。得益于夜光遥感具有“对人观测”的潜力,为此本研究创新了多源夜光遥感数据的跨传感器校正方法,重建首套全球长时序高分辨率“类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产品,解决传统数据质量弱和时空一致性差的问题,为城乡问题监测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夜光亮度类比地形连续场的研究新思路,实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识别及其动态交互的测度,同时面向城乡差异监测面临的单一维度问题,构建了“夜光景观指数”,更全面地刻画了城乡经济空间结构的发展差异。研究从基于夜光遥感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从静态结构识别向动态交互测度延伸,从物理空间结构向经济空间结构拓展,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