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5浏览次数:10
| 讲座题目 | 以科幻为思想实验:定义未来城市特征 | ||||
|---|---|---|---|---|---|
| 主办单位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
| 联合主办单位 | 福建理工大学城乡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所 | ||||
| 讲座人 | 董靓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杨培峰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2-03 14:10 |
| 地点 | 逸夫楼报告厅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董靓博士现任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人境交互实验室主任、华侨大学可持续景观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女王大学客座教授。 董靓博士分别于1984、1987、1992于重庆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美国普渡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依利洛伊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机构工作。 董靓教授具有三十余年的教学、科研及科研管理经验,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的学术阅历。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八部,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完成设计和咨询项目三十余项。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在科技与城市化的洪流中,我们应如何前瞻性地构想与塑造未来都市?科幻,远不止于娱乐,它作为一种深刻的认知与设计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定义、批判乃至重塑未来城市的关键框架。 其核心力量源于构建“思想实验”的独特能力。通过将技术、社会结构与人性的复杂关系置于极致情境——无论是高度集成的赛博朋克巨构,还是环境崩溃后的生态聚落——科幻作品得以揭示潜在的技术伦理危机、社会公平困境与人性异化的风险。它如同一面棱镜,将今日抉择可能引发的长远后果加以放大与折射,迫使我们超越技术乐观主义,对主流发展路径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实现一种更深邃的未来“认知”。 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将科幻思维系统融入城市研究的框架。该框架主张:首先,系统性地解构科幻叙事中的城市模型,审视其背后的权力逻辑、意识形态与技术假设,以此作为预警,识别现实发展中的潜在陷阱;其次,主动构建多元乃至对立的未来情境,作为检验规划方案韧性与适应性的“沙盘”,以此打破单一的未来想象。 最终,以科幻定义未来城市,意味着从被动的预测转向主动的塑造。它将科幻转化为一套严谨的“认知与设计工具包”,引导我们在技术的无限可能性与人类的核心价值之间,审慎而富有创造力地规划出真正以人为本、可持续繁荣的未来城市蓝图。 | ||||